到底該用KPI還是OKR?能解決團隊僵化的方法是…

到底該用KPI還是OKR?能解決團隊僵化的方法是…

二零一九年八月,我到北京授課,順道和之前在Intel的老闆聚會;當他知道我擔任企業的OKR顧問時,很好奇的問:Chris,你告訴我,到底OKR和KPI有什麼不同?

聽完我的回答,他突然放聲大笑:大家說OKR源自Intel,但我在Intel 20年,我以為我用的是KPI呢!

聽起來很顛覆,是嗎?OKR與KPI的差別到底在哪裡?兩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提升績效,達成目標;但再細究:

KPI給了團隊和員工指標 ,但沒告訴團隊和員工達成目標的know- how;
OKR則是定了目標,並定出相應的執行策略與行動,也就是know-how。

所以,OKR被視為一個管理機制、一個框架,是來幫助KPI的達成,並不是來取代KPI的。然而在實務上,OKR與KPI的運轉核心與策略行動,是截然不同的,因此經年累月後,企業的執行成果也有了天差地遠的分別。

一般認為,KPI重視考核,上級制定目標,並進行績效考核,重結果輕過程。而OKR強調員工自我管理,不僅重視結果,更強調過程中,人與事的動態調整。

(來源:Unsplash)

那,什麼是OKR的策略行動?舉個例子,OKR的特點之一是「由下而上」,這意涵包括目標可以由員工自己訂。有些管理層聽到讓員工自訂目標,直呼怎麼可能?那不亂套了!事實上,員工自訂的目標內容,必須符合企業和部門的戰略和方向。

在這個框架下,員工可以自訂全部或部分比例的目標。至於比例是多少,則視企業部門的屬性與運作情況,以及員工的能力而定。

所以,OKR的O,也就是「目標」的訂立,是一個「由上而下」和「由下而上」的交互運作過程。這模式符合了企業戰略的需求,因應了市場動態的多變,並激發了團隊員工的自發性。而這模式也幫助企業轉換「聽命上級」的思維和解決「團隊僵化」的痛點!

說白了,大家之所以重視OKR,其實就是想激發團隊的活力。而OKR的重要價值之一,正是減少團隊裡只會聽命行事的員工,而增加能主動解決問題的人才。

不少企業主反應:我的團隊裡,很多員工都是聽命行事,自己沒什麼想法。要他們自訂目標,不切實際吧?

其實OKR的導入,是適度地解開對員工的無形禁錮,是一個不斷測試和激發團隊的循環,最終將辨識出有意願、有能力,且和OKR文化合拍的員工。而這些員工應該被授予更多的責任與更大的舞臺。至於其他員工,該如何安排呢?或可考慮給予他們流程比較制式、變化較少的工作崗位。

所以,OKR的運轉核心是什麼?就是對團隊和員工產生「向上提升」和「適才適所」的價值和影響。

曾有一家做應用材料的企業人資長問我:Chris,我公司的目標管理策略和執行方式,和你說的OKR模式,很相似;但我們用的是KPI,有必要導入OKR嗎?

我說:你們實務上已經是OKR的管理模式了。OKR與KPI,其實沒什麼深奧的不同點,只要執行目標的思考核心和策略行動,能因應市場需求以及員工的工作哲學,可以讓團隊充滿活力,讓企業運營順暢,達成目標。

套一句CPU的用語,只要用對了內核,叫OKR還是KPI,其實也不重要了!

(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)
(本文同步刊載於商周名家專欄-王怡淳Chris專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