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總有人在職場上「挖坑給自己跳」?

為何總有人在職場上「挖坑給自己跳」?

在職場上你看起來的那些坑,其實都是人家是先算好的華麗冒險。我想從兩個英特爾(Intel)的真實案例談起。

勇敢直言的年輕人

有個年輕人在研究所畢業前就鎖定進英特爾服務,他想破了頭、積極運作,終於得到與某部門大老闆請益「職涯規劃」的機會。聊天將結束之際,大老闆說:「你的市場觀點很犀利,見解值得我們思考。你很優秀,若進入半導體產業,應該可以發揮所長,做出貢獻。」

年輕人乘勝追擊:「您的部門有空缺嗎?」
大老闆秒回:「我們部門現在沒缺。」

年輕人不放棄:「您剛說像英特爾這等國際企業,十分珍惜人才!您認為我可以做出貢獻,但您說部門沒空缺,It is your problem, not mine! 」

年輕人畢業後,如願地進入大老闆的部門服務。

「It is your problem, not mine!」這樣的表達方式,太冒險了吧,豈不是挖坑給自己跳,之後還可能面臨尷尬和難堪的場面?但先想想,無論他說與不說,最糟的情況都是不被錄取,而他顯然事先針對英特爾的文化做過研究,英特爾的高階主管習慣「建設性對抗」(constructive confrontation)的交流,以幫助組織變好的心,公開挑戰主管的意見,有更高的機會受主管青睞。換句話說,冒險直言,有機會得到機會,即便失敗了,沒有太大的損失。

(來源:Pexel)

敢於引進外部思維的老闆

我在英特爾的某任老闆,從外空降了 3 個對公司業態陌生的高階主管,之前對老闆報告的資深主管,一夕之間變成這 3 人的部屬。當時團隊內議論紛紛,等著看這 3 個菜鳥大官的好戲,有兩個在半年內掛冠求去,大家認為老闆應該會收手了。但他持續從外部輸入高階主管,直到滿足他對組織轉型的期望。

數年後,老闆和我聊到當時的想法:「英特爾那幾年太順利了,獎金發的比本薪多。之前那幾個部門帶頭的,都是老英特爾了!很熟悉業務,但環境讓他們變得太安逸。我從目標設定的高度,就看出他們心態漸漸僵化,危機感不足,不願接受挑戰。過了兩季,我看他們無心改變,就決定那麼做了。」

我說:「你找不懂 IT 的人來帶團隊,不覺得這坑挖的也太大,風險太高了嗎?」他笑著說:「不改變才是最大的風險,我當然是盤算過的。在一個已經渾濁的魚缸裡,我只要確認放入新魚後,魚缸不會破裂漏水,也就是沒有大批同仁離開、業務停擺,這方式就值得嘗試。只要魚缸的基礎架構不差,新舊成員自然會發展出一套融合法則。」老闆所說的基礎架構,就是英特爾實行多年的 OKR 管理框架。

這個決策在外人看來,就像給自己挖坑,尤其給出高階主管的職位,更難贏得團隊的認同。但老闆也事先做了資訊蒐集、內外在環境的評估,確定最糟糕的情況可以承受,就放膽一試,給組織帶來新的轉機。

企業一片力行數位轉型、導入 OKR 的浪潮下,嘗試冒險儼然成為企業文化中的重要價值之一。但根據上述兩個例子,都可以看出嘗試冒險,並非鴕鳥式的匹夫之勇,而是在面臨決策前,充分評估、掌握資訊,進而發展出不同的變通方案。

然而,大部分員工面臨企業要求以結果為導向,同時又鼓勵嘗試冒險,難免無所適從。何時要冒險?何時不要?雖都是以如何得到好的結果為考量,但評估總有失準的時候,若冒險後失敗,企業也必須認可鼓勵員工承擔風險的勇氣與行為。

坑,職場上一直都有。坑,是風險也是機會。要主動挖坑自己跳?還是抱著避坑的心態?兩者的過程和結果大不同。若你是處在「為五斗米折腰」的狀態下,試想:自己冒險挖坑最差的結果是什麼?能否承受的住?我看到職場從不冒險替自己挖坑的人,大多平庸,或是最後被人挖坑埋掉了!

(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)
(本文同步刊載於商周名家專欄-王怡淳Chris專欄)